合同变更或撤销需证明对方实施欺诈行为。当事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变更或撤销合同的情况包括:基于重大误解签订、欺诈手段导致违背真实意思、第三人欺诈导致违背真实意思、胁迫导致违背真实意思、乘人之危订立合同。
法律分析
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该合同,但是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实施了欺诈行为。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1、基于重大误解签订合同;
2、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3、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4、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合同;
5、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乘人之危订立的合同。
拓展延伸
应对被骗签署假工程合同的法律救济措施
当您被骗签署了假工程合同时,您可以采取一些法律救济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首先,您可以寻求法律援助,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您的权益和可行的救济途径。其次,您可以向相关部门报案,如工商部门或公安机关,提供相关证据以支持您的指控。同时,您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合同、追回损失或索赔赔偿。此外,您还可以尝试通过调解或仲裁解决争议。请记住,及时采取行动是重要的,以保护您的合法权益并追求合理的法律救济。
结语
合同纠纷中,当事人若能提供证据证明对方实施了欺诈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变更或撤销合同。根据法律规定,若合同签订存在重大误解、欺诈手段、第三人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等情形,一方有权寻求法律救济。当您被骗签署假工程合同时,建议寻求法律援助,报案并提供相关证据。您还可通过民事诉讼、调解或仲裁等方式维护权益。请及时采取行动以保护自身权益并追求合理救济。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
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
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