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夫妻可以协商一致将房产给未成年孩子,但需属于共同财产且双方同意。根据《民法典》规定,未达成协议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保护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同时保护夫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
法律分析
离婚房产给未成年孩子可以。
我国法律上规定,公民有处理自己财产的权利,而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所以夫妻双方离婚时,只要双方协商一致,是可以把离婚房产给未成年孩子的。
但是如果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属于双方共同财产,未取得双方一致同意的,一方不得擅自把房产给未成年孩子。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处理房产问题?
离婚后,处理房产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如果夫妻在婚前签订了婚前财产协议,协议中有明确规定房产归属的,按照协议执行即可。其次,如果没有婚前财产协议,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分割协议,协商分割的原则包括公平、合理、互利。如果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根据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规定进行判决。对于赠与未成年子女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父母对子女的赠与应当符合子女的最佳利益,如果赠与房产给未成年子女,需要保证子女的权益不受损害,可以通过设立信托等方式来保障子女的权益。总之,离婚后处理房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法律规定、夫妻双方的意愿以及子女的权益,最终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结语
离婚后的房产分割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只要双方协商一致,是可以将房产给未成年孩子的。但若房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或未经双方同意,一方不能单方面将房产给未成年孩子。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决,保护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离婚后处理房产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公平合理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