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村民会议选举承包工作小组,负责拟订并公布公平合理的承包方案。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同意后,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并签订承包合同。
法律分析
(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涉及土地的大量,统计承包方案的拟订一列的具体工作,都要由工作小组来负责完成。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布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并照顾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实际情况,承包工作小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承包方案。
(3)依法召集村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对承包方案根据土地承包法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者2/3以上村民代表同意。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承包方案经村民会议同意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公开实施承包方案,将承包方案中的内容落实。
(5)签订承包合同。
拓展延伸
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要求和程序解析
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要求和程序解析旨在深入探讨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规定,并详细解释了合同的订立程序。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规,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必须符合一系列法律要求,包括双方自愿、合法权益保障、公平交易等。合同的订立程序包括协商、签订合同、备案等步骤。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合同中的关键条款,如承包期限、承包面积、承包费用等,并对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机制进行了解释。通过深入了解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要求和程序,合同当事人能够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确保合同的有效执行。
结语
根据法律法规,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通过村民会议选举产生的承包工作小组负责拟订和公布承包方案。承包方案应公平合理,并考虑本组织的实际情况。经过村民会议讨论并获得2/3以上成员或代表的同意后,承包方案应公开实施。此外,土地承包合同的订立也需遵循法定程序,包括协商、签订合同和备案等步骤。了解土地承包合同的法律要求和程序,有助于保护合同当事人的权益,确保合同有效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三十二条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
前款规定的承包期限届满,由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农村土地承包的法律规定继续承包。
第三百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自土地承包经营权合同生效时设立。
登记机构应当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等证书,并登记造册,确认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三百三十四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未经依法批准,不得将承包地用于非农建设。
第三百三十五条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的,当事人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