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工作人员,以及社区、单位推荐的公民。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认为不宜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或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代理人,如果委托两人,需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
法律分析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5的规定,我国的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因此,我国实际上采用的是后一种立法模式。但根据《民诉意见》第6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可能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人以及人民认为不宜作诉讼代理人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此外在我国,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如果当事人委托两人作为诉讼代理人,应在授权委托书中载明各自的代理事项和代理权限
拓展延伸
委托代理人是否具备代签民事起诉状的资格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委托代理人在民事起诉状中代为签字的资格是存在的。根据法律,起诉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诉讼权利,包括签署民事起诉状。委托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亲友或其他合法代理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委托代理人在代签民事起诉状时应当具备合法的授权文件,并按照法律程序进行代理。会对代理人的资格进行审查,确保其具备代理的合法性。因此,起诉人可以委托合法的代理人代为签署民事起诉状,但需确保代理人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授权文件。
结语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委托代理人在民事起诉状中代为签字的资格是存在的。委托代理人可以是律师、亲友或其他合法代理人。起诉人可以委托合法的代理人代为签署民事起诉状,但需确保代理人具备相应的资格和授权文件,会对代理人的资格进行审查,以确保代理的合法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五章 诉讼参加人 第二节 诉讼代理人 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下列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