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国家农业种植补贴的内容,包括规模经营补贴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规模经营补贴是为了改善土地撂荒现象,鼓励农民进行规模种植,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金额通常在30-230元/亩之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是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整合成为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补贴金额每家每户都符合标准。然而,现行补贴仍存在一些
法律分析
一、国家农业种植补贴包括哪些内容?
规模经营补贴:
规模经营补贴是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整合成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要求各地采取贷款贴息或其他方式,为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支持。这项补贴是为了改善土地撂荒造成的浪费现象,鼓励农民进行规模种植。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农业农村部将种粮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三补合一”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也有很多人称其为“三项补贴”。基本上来说,这项补贴每家每户都符合标准。
补贴标准:由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细则暂未全部明确,根据往年的补贴情况,通常补贴金额在30-230元/亩之间。因为各地种植差异,补贴金额也有所不同。
补贴对象:补贴对象原则上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
补贴条件:
1、拥有土地承包权;
2、实际在种地的农民能领取,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农民则拿不到;3、种的地越多,拿到的补贴也就越多。
二、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是指一国对本国农业支持与保护体系中最主要、最常用的工具,是对农业生产、流通和贸易进行的转移支付。WTO框架下的农业补贴是指针对于国内农业生产及农产品的综合支持。
农业补贴是“三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的农业补贴主要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实践证明,这些惠农起到了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但是现行补贴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补贴的资金总量不足、补贴范围小、补贴结构不尽合理、资金分散降低激励效果等。为充分发挥农业补贴的导向和支持作用,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补贴体系。
拓展延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家农业种植补贴包括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指财政直接支付给农民的补贴,包括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化肥补贴、农药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间接补贴是指通过税收、金融等渠道转移支付给农民的补贴,包括农业税、牧业税、农村土地使用税、农村土地承包费、农业保险费等。
这些补贴项目的具体发放方式由农业、财政主管部门商财政部门制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21修正):第二章 草原权属 第十三条 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可以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家庭或者联户承包经营。
在草原承包经营期内,不得对承包经营者使用的草原进行调整;个别确需适当调整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和县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集体所有的草原或者依法确定给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国家所有的草原由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的,必须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牧)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牧)民代表的同意,并报乡(镇)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三章 农业生产 第十七条 各级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乡村道路、农村能源和电网、农产品仓储和流通、渔港、草原围栏、动植物原种良种基地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12修正):第三章 农业生产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农业资源区划,制定农业发展规划。
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业发展规划,采取措施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指导和协调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