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除了由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内的都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关、团体的各个部门。按此解释,单位不仅指机关、团体等本身,还指其下属部门或分支机构。有些虽然是单位,但却不能够成为单位犯罪主体。
所谓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在单位意志支配下,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以单位名义实施的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单位犯罪是在单位意志支配下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主要区别;
(2)单位犯罪必须以单位名义实施;
(3)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而实施的,这是单位犯罪的主观心理状态。
一、单位犯罪的构成是什么
单位犯罪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构成单位犯罪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主要条件,单位犯罪主体为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般情况下,不要求法人资格,但对于构成单位犯罪的私营企业,要求法人资格;
2、主观条件,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单位的整体意志,而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单位整体意志的产生方式可以由单位决策机构形成,也可以由单位领导根据其职权为单位牟利做出决策;
3、谋取利益,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视为为单位谋取利益,为单位个别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不属于为单位谋取利益。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等集体造成社会危害或者公民人身伤害等危害社会的犯罪方式。
二、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包括哪些内容
构成单位犯罪需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1、主体条件,单位犯罪主体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一般情况下,不要求法人资格,但是对于私营企业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法人资格;2、主观条件,构成单位犯罪,要求有单位的整体意志,而不是单位内部某个成员的意志,单位整体意志产生方式可以是由单位决策机构形成或者单位的只要领导出于为单位谋利依据其职权作出决策;3、谋取利益条件,要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为单位的全体成员谋取非法利益视为为单位谋取利益,为单位的个别成员谋取非法利益,不属于为单位谋取利益。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
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