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介绍了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公证的相关知识。根据国家规划和经济条件,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等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关于工程建设的经济协议的总称为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申办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当事人需要提交的主要材料包括当事人的身份证件、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施工许可证和承包方的资质等级证书等。
法律分析
根据国家规划和经济条件,建设单位以及勘察、设计、施工等承包单位之间签订的关于工程建设的经济协议的总称为什么?其中包括:勘察、设计合同;施工合同;物资供应合同;设备订货合同;材料订货合同;地方供应的物资和预制构配件加工订货合同等。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公证是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当事人之间所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申办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时,当事人应当向公证机构提交的主要材料有:
1,当事人的身份证件,法人资格证明,如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代理人还要提交委托书、代理人身份证件等;
2,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规模、投资计划的有关批准文件;
3,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明;
4,经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设计图纸及工程预算等有关资料;
5,城建部门的施工许可证和承包方的资质等级证书;
6,以招投标形式确立承包方的应提交招投标文件及中标决议;
7,合同文本;
8,办理分包合同公证,须提交总承包合同。
拓展延伸
承包合同公证的流程是怎样的?
承包合同公证是指在承包合同签订后,由公证处对合同文本进行公证,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具体的流程如下:
1.承包人和公证员进行面谈,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合同中涉及的重要条款。
2.承包人向公证员提供相关的合同文本和相关证件,包括承包合同、发包人的授权委托书等。
3.公证员对合同文本进行审查,确认其合法性和真实性,并根据需要进行现场笔录。
4.如果公证员发现合同存在疑义或不符合法律规定,可以要求承包人进行补充或修改,直到满足公证要求。
5.经过公证员审查合格后,由公证员在合同上盖章或签字,表示合同的公证真实有效。
承包合同公证是保障合同权益的重要手段,对于双方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在签订承包合同时,应当重视合同的公证工作,确保合同的合法有效。
结语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指建设单位、勘察、设计、施工等承包单位之间根据国家规划和经济条件签订的关于工程建设的经济协议。为了证明该合同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当事人应向公证机构提交身份证件、法人资格证明、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证明、工程设计图纸及预算等有关资料,以及承包方资质证书、招投标文件、中标决议等文件。对于分包合同的公证,还需要提交总承包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法》第二十
公证机构办理公证,应当根据不同公证事项的规则,分别审查下列事项:(一)当事人的身份、申请办理该项公证的资格以及相应的权利;(二)提供的文书内容是否完备,含义是否清晰,签名、印鉴是否齐全;(三)提供的证明材料是否真实、合法、充分;(四)申请公证的事项是否真实、合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