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随着我国各项法律政策的不断完善,工伤事故的赔偿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目前的工伤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三类:一是劳动者的医疗费用,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检查费等;二是因工作能力受到损害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包括工资、生活费护理费等;三是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残疾、死亡等不幸后果的赔偿。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三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下列工伤保险金:(一)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事故或者患职业病;(二)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不能从事原工作,进行职业病治疗、康复或者休养,所发生的医疗费和生活费;(三)工伤致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工亡抚恤金。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一)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二)未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不明确的;(三)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四)未保障劳动者安全卫生的;(五)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强制劳动的;(六)甲种职业病病人发生工伤保险待遇争议和给付纠纷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职工工伤保险条例》第九条: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基金应用于下列用途:(一)支付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劳动者医疗费用;(二)支付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劳动者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期间的工资;(三)支付劳动者因工伤或者职业病造成的生活费、住院伙食费、送药费、交通费、住宿费等其他费用;(四)支付工伤残疾人的护理费、康复费;(五)支付职业病的工伤保险金;(六)支付工伤死亡职工遗属的抚恤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