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赔偿金标准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工伤与公伤的区别在于主体关系、待遇依据、参保资格和待遇支付主体不同,争议解决途径也不同。了解工作性质并采取保护措施对生命安全和家人负责任。如有疑问,请咨询。
法律分析
一、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什么
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工伤赔偿标准,又称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指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依法应当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
二、工伤与公伤的区别是什么
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也就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不属于劳动关系,带有行政属性。
确定待遇的依据不同。工伤待遇由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政法规确定。公伤待遇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能否参加工伤保险待遇不同。工伤可参加工伤保险,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不能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待遇支付主体不同。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比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公伤待遇由所在单位支付。
争议解决途径不同。因工伤待遇发生纠纷,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可以适用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民事诉讼解决。对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不管是从事怎样的工作,我们首先需要对工作的性质做简单的了解,并且对于有危险的工作,我们需要提前做出相关的保护措施,这也是对于我们生命安全的一种保障,同时也是对于家人的一种负责任。以上问题如果存在疑问,欢迎前来咨询。
结语
工伤死亡赔偿金计算标准是根据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工伤赔偿标准是工伤职工、工亡职工亲属应享受的赔偿项目和标准。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单位按照法规支付费用。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工伤与公伤的区别在于主体关系、待遇依据、参保资格、待遇支付主体和争议解决途径等方面不同。无论从事何种工作,了解工作性质并采取相关保护措施是对生命安全和家人负责的表现。如有疑问,请随时咨询。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数额为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乘以单位缴费费率之积。
对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方式,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8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将参加工伤保险的有关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
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
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