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死亡需等待继承人决定参与诉讼,否则中止或终结诉讼。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死亡可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对重大犯罪案件,检察院可申请没收违法所得。法院应审理并裁定返还被害人的违法所得,驳回不应追缴的财产申请,并解除相关措施。
法律分析
不能。
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中止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二)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三)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死亡的,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拓展延伸
被告死亡后的起诉权利是否继承给其继承人?
在被告死亡后,其起诉权利是否能够继承给其继承人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根据普遍法律原则,被告的死亡通常会导致起诉权的终止,因为起诉权是与个人紧密相关的权利。然而,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域,法律可能允许被告的继承人继续起诉或接替被告的地位。这取决于具体的法律体系和相关法规。在一些情况下,继承人可能需要向法庭申请代表被告继续进行诉讼。因此,被告死亡后的起诉权利是否继承给其继承人,需要根据适用的法律进行具体分析和判断。
结语
被告死亡后,民事诉讼中需等待继承人表明参与诉讼,中止或终结诉讼。刑事诉讼中,被告死亡可导致不起诉、终止审理或宣告无罪。在某些司法管辖区域,被告继承人可能可以继续起诉或接替被告地位,具体取决于相关法律。因此,被告死亡后的起诉权是否继承给继承人需根据适用法律具体判断。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四)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