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审核合同条款效力,重点审查当事人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和违法违背公序良俗情况。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但应办理批准等手续。合同主体审查需了解合作对象基本情况、签约资格和商业信誉履约能力。调查合作方资信情况有助于风险控制和合同履行。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如何审核合同条款的效力
民法典规定,审查合同条款时,主要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有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条款是否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五百零二条【合同生效时间】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二、如何审查合同主体
签订合同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是合同风险控制的第一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以及在供货、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防范风险。对合同相对方的主体资格审查,即审查对方是否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主体,是否具有签订合同的资格,是否具有履约合同的能力等。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己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己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己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结语
合同条款的审核需符合民法典的规定。民法典要求审查合同条款时,重点关注当事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真实意思表示以及是否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合同生效时间应遵循法律规定,未办理批准手续不影响合同中的履行义务。合同主体的审查也至关重要,包括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审查其签约资格和商业信誉、履约能力等。这些审查措施有助于控制合同风险,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合作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 第五百六十四条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二条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未办理批准等手续影响合同生效的,不影响合同中履行报批等义务条款以及相关条款的效力。应当办理申请批准等手续的当事人未履行义务的,对方可以请求其承担违反该义务的责任。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合同的变更、转让、解除等情形应当办理批准等手续的,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