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8 04:16:39
文档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及免于刑事处罚: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被胁迫、诱骗、教唆犯罪或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可免除处罚;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以大欺小、轻微盗窃、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法律分析;一、刑法未成年犯罪规定。
推荐度:
导读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及免于刑事处罚: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被胁迫、诱骗、教唆犯罪或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可免除处罚;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以大欺小、轻微盗窃、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法律分析;一、刑法未成年犯罪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及免于刑事处罚: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被胁迫、诱骗、教唆犯罪或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可免除处罚;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以大欺小、轻微盗窃、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

法律分析

一、刑法未成年犯罪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据此,在我国,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只对八种较为严重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人对所犯的所有罪行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一部分。

1、如果该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则不负刑事责任。

2、如果已满16周岁,则该未成年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此时应当减轻处罚。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七周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20%-50%;已满十七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40%。

二、未成年人怎么免于刑事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下列情形可以免除处罚或不认为是犯罪:

首先,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被胁迫、诱骗参与犯罪,被教唆犯罪,或者属于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的,可以免除处罚或者不认为是犯罪。

其次,若有以下情形,可以不认为是犯罪:

1、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出于以大欺小,以强凌弱,使用语言威胁或者使用轻微暴力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的;

2、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盗窃财物,数额刚达到或者略过“数额巨大”标准,而其他情节轻微,又系初犯或者偶犯的;盗窃近亲属的财物,其亲属不要求对被告人定罪处罚的;

3、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

结语

未成年人犯罪规定明确了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承担方式。根据我国刑法,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所犯罪行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为免于刑事处罚,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可能因被胁迫、诱骗、教唆,或者犯罪预备、中止、未遂等情况而免除处罚。此外,一些轻微的行为,如以大欺小、盗窃未达到数额巨大标准、与幼女发生性行为但情节轻微等,也可能不被认定为犯罪。这些规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确保刑事制裁与其年龄和情况相适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七条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应当由专门机构或者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专门人员负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名誉权、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等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20修订):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 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文档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未成年人犯罪行为

未成年人犯罪规定及免于刑事处罚: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未满16周岁的不负刑事责任;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被胁迫、诱骗、教唆犯罪或犯罪预备、中止、未遂情节一般可免除处罚;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以大欺小、轻微盗窃、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可不认为是犯罪。法律分析;一、刑法未成年犯罪规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