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裁决不能上诉,但当事人可以在6个月内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撤销的情况包括:没有达成仲裁协议、超出仲裁范围、程序违法、伪造证据、隐瞒证据、仲裁员违法行为。法院应在两个月内作出裁定,当事人无权上诉。被撤销后,可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法律分析
不服合同仲裁是不能上诉的。根据仲裁制度中的“一裁终局制”,仲裁做出的裁决是终局的。不能再向法院起诉或者提起上诉,也不能要求再次仲裁。如果仲裁裁决存在下列问题之一,仲裁当事人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6个月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即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
1、当事人之间根本没有达成仲裁协议的;
2、仲裁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
3、仲裁庭的组成或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仲裁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4、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5、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的行为的。法院经审查后,应当在两个月内作出撤销仲裁裁决或驳回当事人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裁定,对此,当事人无权上诉.但是仲裁裁决被撤销的,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再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拓展延伸
合同仲裁程序:上诉权的适用条件与限制
合同仲裁程序中的上诉权受到一定的适用条件与限制。通常情况下,当一方对合同仲裁裁决结果不满意时,可以通过上诉程序寻求进一步的审查与裁决。然而,上诉权并非无限制的。根据不同法域的规定,上诉权可能受到时间限制、案件性质限制、金额限制等条件的约束。此外,上诉程序的适用还可能受到合同中的仲裁条款的约束。因此,在考虑是否行使上诉权时,当事人需要仔细研究适用法律和仲裁协议,以确保满足相关条件与限制。最终,是否能成功行使上诉权还需要根据具体案情和相关法律进行综合评估。
结语
合同仲裁具有终局性,裁决一经作出即无法上诉。然而,在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撤销仲裁裁决的申请。这些情况包括:双方未达成仲裁协议、仲裁事项超出协议范围、仲裁程序违反法定程序、裁决依据的证据伪造、对方隐瞒重要证据、仲裁员行为不当等。法院在审查后会作出撤销或驳回申请的裁定,当事人无权上诉。然而,如果仲裁裁决被撤销,当事人可以重新达成仲裁协议或向法院起诉。当事人在行使上诉权时需遵守相关条件与限制,包括时间、案件性质和金额等方面的约束。综合考虑具体案情和适用法律,才能决定是否能成功行使上诉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如果事先选择了仲裁解决纠纷,仲裁裁决作出之后,就不能再就该商事纠纷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