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分析:在立案登记制下,有六种情况,法院也是可以不予立案的,具体包括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危害国家安全的等等。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一、法院什么情况下不立案
法院不予登记立案的情形:1、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2、诉讼已经终结的;3、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4、其他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所诉事项。
二、撤诉后再起诉有影响吗?
当事人在撤诉后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般是没有影响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
三、网上是否可以起诉别人
网上是否可以起诉别人,要视情况而定。
起诉是需要到人民法院去立案的,不能在网上起诉。但是如果其涉及了互联网法院管辖内的相关犯罪,是可以在网上进行诉讼的。起诉是每一个当事人的权利,双方当事人产生民事纠纷,如果不能协调一致,是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八条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自诉,人民法院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民事、行政起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二)对刑事自诉,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次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三)对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三十日内决定是否立案;(四)对执行异议之诉,应当在收到起诉状之日起十五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人民法院在法定期间内不能判定起诉、自诉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先行立案。
第九条人民法院对起诉、自诉不予受理或者不予立案的,应当出具书面裁定或者决定,并载明理由。
第十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自诉不予登记立案:(一)违法起诉或者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二)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三)危害国家安全的;(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五)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的;(六)所诉事项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