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协议中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并没有法律效力,除非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抚养权归属,否则该协议无效。法律规定离婚时必须协商一致孩子抚养权和财产债务问题,否则离婚也不得解除。
法律分析
婚姻协议中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并没有法律效力。因为根据法律规定,在离婚时,只有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抚养权归属才会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婚内或婚前签署的抚养权协议都是没有效力的,是没有用的。法律规定双方在离婚时对孩子抚养权问题和财产债务问题协商一致的,才予以离婚。
拓展延伸
抚养权归属协议法律效力如何?
抚养权归属协议的法律效力取决于协议的内容和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还是母直接抚养,父和母对子女都有抚养的权利和义务。因此,抚养权归属协议可以视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抚养权归属协议可能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协议的效力可能受到当事人意思表示的真实性和双方权益的合法性的质疑。其次,如果协议内容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例如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家庭暴力等,也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为了确保抚养权归属协议的有效性,建议双方在签署协议前咨询专业律师,并根据协议内容约定明确、合法合规的内容。同时,协议签署后应尽快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子女在离婚后能够及时享有合法的抚养权。
结语
婚姻协议中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的规定并没有法律效力,因为抚养权属于法律规定的范畴。在离婚时,只有在离婚协议中明确约定抚养权归属才会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婚内或婚前签署的抚养权协议都是没有效力的。法律规定双方在离婚时对孩子抚养权问题和财产债务问题协商一致的,才予以离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六条【协议离婚】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