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如果一方不支付抚养费,另一方可以通过法院起诉并要求强制执行。离婚时应明确写入民事判决书,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期限及方式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利益。抚养费的支付期限一般至子女成年或独立生活。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受到法律惩罚,母亲不支付抚养费,父亲可以代孩子向法院起诉并申请强制执行。抚养费支付是法定义务,直到子女年满十八周岁。
法律分析
孩子妈妈如果不给抚养费怎么办
1、一方不给子女抚养费的,可以去法院起诉,由法院对不给抚养费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还不给,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强制执行。
2、双方当事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达成离婚协议,并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作了约定,到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或到法院进行协议离婚。离婚后一方不承担抚养费,抚养子女的一方,可以通过组织部门(如不承担抚养费一方的组织或其他社会组织)、亲朋好友作工作,劝说另一方主动履行抚养协议。如果劝说无效,可以子女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求另一方承担抚养费。人民法院会依法作出裁定。
3、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成年或子女能独立生活时至。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4、法律只规定抚养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下落不明的,可用财物折抵抚养费。对子女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期限及方式,直接关系到子女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子女今后的生活。因此,离婚时,应将他们明确地写在民事判决书中。
5、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如果父母不履行义务,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离婚后母亲不给抚养费,父亲可以以孩子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母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必要时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应到子女年满十八周岁为止,在此之前,抚养费的支付都是法定义务。
结语
父母对孩子的抚养义务是法定的,如果一方不履行抚养费义务,可通过法院起诉并要求强制执行。离婚时,应明确约定抚养费的数额、给付期限及方式,并写入民事判决书中。抚养费的支付期限一般至子女成年或独立生活,但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且能维持一般生活水平的子女,父母可停止支付。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将受到法律惩罚,离婚后可通过法院诉讼要求支付抚养费,并可申请强制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