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摆烂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7 12:29:01
文档

摆烂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1、快乐原则: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总是趋乐避苦的。摆烂可以被视为满足快乐原则的一种方式,通过释放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消解紧张、获得快乐。2、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们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事件后,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产生的消极心理。摆烂可以看作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表了人们一种消极的、低水平的情绪状态。看似摆烂、躺平,实际上是内心被无助感深深地困住,无法认可自己的价值,更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喜悦和满足感。3、对“失控感”的主动体验:摆烂本质上是对掌控感的放弃。在主动体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免于担责”的快感。4、缺乏动力:有的人会做的事情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任务性的、目的性的,就没有做事的动力,这也是摆烂的一个原因。
推荐度:
导读1、快乐原则: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总是趋乐避苦的。摆烂可以被视为满足快乐原则的一种方式,通过释放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消解紧张、获得快乐。2、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们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事件后,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产生的消极心理。摆烂可以看作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表了人们一种消极的、低水平的情绪状态。看似摆烂、躺平,实际上是内心被无助感深深地困住,无法认可自己的价值,更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喜悦和满足感。3、对“失控感”的主动体验:摆烂本质上是对掌控感的放弃。在主动体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免于担责”的快感。4、缺乏动力:有的人会做的事情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任务性的、目的性的,就没有做事的动力,这也是摆烂的一个原因。


摆烂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快乐原则: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总是趋乐避苦的。摆烂可以被视为满足快乐原则的一种方式,通过释放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消解紧张、获得快乐。
2、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们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事件后,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产生的消极心理。摆烂可以看作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表了人们一种消极的、低水平的情绪状态。看似摆烂、躺平,实际上是内心被无助感深深地困住,无法认可自己的价值,更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喜悦和满足感。
3、对“失控感”的主动体验:摆烂本质上是对掌控感的放弃。在主动体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免于担责”的快感。
4、缺乏动力:有的人会做的事情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任务性的、目的性的,就没有做事的动力,这也是摆烂的一个原因。
5、逃避问题:有的人会想要逃避问题,或者对自己不合群的担忧等原因而选择摆烂。
6、焦虑:有的人会内心的比较而产生的焦虑,或者外界营造的焦虑,而选择摆烂。

文档

摆烂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1、快乐原则: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人总是趋乐避苦的。摆烂可以被视为满足快乐原则的一种方式,通过释放对现实的不满,以此来消解紧张、获得快乐。2、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是指人们在经历一系列挫折和失败事件后,在情感、认知、行为方面产生的消极心理。摆烂可以看作是习得性无助的一种表现形式,代表了人们一种消极的、低水平的情绪状态。看似摆烂、躺平,实际上是内心被无助感深深地困住,无法认可自己的价值,更无法从生活中感受到喜悦和满足感。3、对“失控感”的主动体验:摆烂本质上是对掌控感的放弃。在主动体验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会有一种“免于担责”的快感。4、缺乏动力:有的人会做的事情不是兴趣使然,而是任务性的、目的性的,就没有做事的动力,这也是摆烂的一个原因。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