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后,根据单位性质选择合适的机构接收档案;国企到私企或私企到国企需通过第三方进行转接;未就业或自创业者可选择转户口所在地社保所或职业介绍中心办理;企业自建档案需保留两年备查,员工可拿走证件原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应出具解除证明并办理档案转移手续,支付经济补偿,保存劳动合同文本至少两年备查。
法律分析
一、人事档案
1、离职后,由公司出具解聘证明,新单位是国有属性的即可开具调挡函接收你的档案。
2、民营单位工作的,私企一般不具备档案接管资格,人事档案需要托管在当地人才市场的。持原单位办理劳动关系解除证明,开调转函去原工作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档案转移;再持新单位签订新的劳动合同,到新就业地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办理托管。
3、如果是国企到私企,或者私企到国企,则是第三方(社保局、人才中心、人力资源公司)和有资格的企业之间的转接,参照第2条办理。
4、暂时未能就业,或自己创业的,建议如下操作:
(1)将档案转户口所在地社保所办失业,领取失业金,或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2)将档案转户口所在地职业介绍中心自己交保险,交够年限,也可以领取养老保险。
(3)按规定,档案可以在原单位保存两年,因此可以暂缓调档。
二、企业自建档案
企业自己创建的员工档案,企业人事部门应保留两年备查,里面所有涉及证件原件的部分企业无权扣留,员工本人可以拿走(复印件未作规定)。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结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离职后,用人单位应出具解除证明并办理档案和社保关系转移手续。对于私企工作的员工,档案需要托管在当地人才市场。对于国企到私企或私企到国企的情况,需通过第三方机构办理转接手续。对于暂时未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员工,建议办理失业和养老保险手续。企业自建档案应保留两年备查,员工有权拿走证件原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七章法律责任第一百零七条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的,原系领导成员、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在离职三年内,其他公务员在离职两年内,不得到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企业或者其他营利性组织任职,不得从事与原工作业务直接相关的营利性活动。
公务员辞去公职或者退休后有违反前款规定行为的,由其原所在机关的同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县级以上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该人员从业期间的违法所得,责令接收单位将该人员予以清退,并根据情节轻重,对接收单位处以被处罚人员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二章公务员的条件、义务与权利第十五条公务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
(二)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三)获得工资报酬,享受福利、保险待遇;
(四)参加培训;
(五)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六)提出申诉和控告;
(七)申请辞职;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2018修订):第十三章辞职与辞退第八十七条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工作变动依照法律规定需要辞去现任职务的,应当履行辞职手续。
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因个人或者其他原因,可以自愿提出辞去领导职务。
领导成员因工作严重失误、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社会影响的,或者对重大事故负有领导责任的,应当引咎辞去领导职务。
领导成员因其他原因不再适合担任现任领导职务的,或者应当引咎辞职本人不提出辞职的,应当责令其辞去领导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