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段内容讲述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时间限制和程序。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需要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需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在公职人员留置方面,纪检委无权留置,监察委留置三个月或六个月,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则需立案处理。
法律分析
公务员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同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
一、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的时间不得超过
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员采取留置措施的时间不得超过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
二、纪检委留置一个月了能是什么情况啊?
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采取留置措施的监察机关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被留置人员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后,被依法判处管制、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留置期限应当折抵刑期。留置一日折抵管制二日,折抵拘役、有期徒刑一日。
三、被纪检委留置是多长时间
纪检委无权留置,监察委留置三个月或六个月。
对公职人员进行留置的,一般是需要对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所以是比较严重的。
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
如果公职人员确有违纪事实,并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纪检委可以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具体而言,立案应当符合三个条件:
1、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事实。这里说的事实,仅指初步确认的部分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事实,而不是全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事实;
2、需要追究法律责任。,并不是所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都需要立案查处,能否立案还要看是否需要追究法律责任,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确认;
3、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办理立案手续,符合立案条件的,由承办部门起草立案审批呈批报告,按程序报批后予以立案审查。
结语
这段话介绍了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的时间限制和程序要求。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需要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并需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在公职人员留置方面,纪检委无权留置,监察委留置三个月或六个月,具体处理还需根据事实和法律程序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十三条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备案。留置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省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的,延长留置时间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监察机关发现采取留置措施不当的,应当及时解除。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提请公安机关配合。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予以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