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法院起诉追责。
可以先写明起诉主体,即行政机关的具体名字,然后再写明具体的诉讼请求,比如说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等,再阐述具体的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事实和理由,最后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再最后递交给行政主体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即可。
【辟谣】
行政赔偿必须先确定违法?
真相:是的
解析:
行政赔偿一定要先确定违法。
行政赔偿是在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犯罪公民利益时,由被害人提出的,而提出行政赔偿的前提条件是侵权行为是属于违法的。
【提醒】
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
行政违法行为有以下这些:
1.实质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2.形式性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的行为在形式上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形式性要件;
3.内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在对其内部机构、人员及内部事务的管理中所发生的行政违法行为,包括内部实体违法和内部程序违法、行政编制和机构设置违法;
4.外部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对外部事务进行管理时发生的违法行为;
5.作为行政违法,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行政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作为义务;
6.不作为行政违法。不作为行政行为是指以消极不作为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行政行为。
如何追责
如果自己被犯罪嫌疑人侵害,得先报案,立案后公安侦查结束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再由法院审判,具体追查和审判由公检法部门处理,被告人可委托律师辩护。
行政诉讼败诉怎么追责?
政府法制机构依法确认败诉、进行过错调查后,应当将相关涉案材料在10个工作日内移交同级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进行责任认定及追究。
行政处罚怎样规定追责时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法院判错案如何追责
关于法院判错案如何追责的法律问题,刑事律师收集整理了相关法律知识,给大家一些参考。
法院是个庄严而又神圣的地方,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但在法院处理诸多案件的过程中,偶尔也会有判错的情况,一旦法院判错案的话对当事人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和危害。
那么当我们遇到法院错判的时候,作为当事人的我们该如何追究责任呢?
该坚持什么原则去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究的原则。
当法院的判决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时,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争取自己的权益,维护自身的利益,申请上诉或者案件重审。
2、坚持依法审查,依程序确认的原则。
对法院错判的案件,依照法律程序进行再次审查,严格核实审查过程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法律程序确认相关责任负责人。
3、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错判的案件,针对相关的责任人给予一定的处罚,并进行教育学习,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并对相关案件人员进行教育,杜绝结案后再次触发相关案件。
4、错案责任终身追究原则。
不敢时间过了多久,只要是发现案件存在错判的情况,对当时的审判人都要给予责任追究,使每个参与案件审判的人都要积极认真的对待经手的每一个案件。
5、坚持责任自负,罚当其过的原则。
涉案人员责任到人,分情况进行处罚。
法院会有错判的时候,当每个人真正遇到错判的案件时,如果是你认为错判了而且是一审的,可以提出上诉;
如果是终审的,那么可以通过申请再审,也就是申请审判监督的程序来对错判的案件进行重新审理。
如果法院确实错判,而且判决结果对自己和家庭的声誉和财产造成损失,这种情况可以申请赔偿,案件属实时国家会酌情况给予一定的赔偿。
相关内容:
盗窃刑事责任如何追责
(1)盗窃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盗窃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盗窃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该内容由 许乃义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