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崇宁重宝普通版:这种版别的崇宁重宝在北宋徽宗崇宁年间铸造,面文“崇宁重宝”采用隶书字体,古朴方正,多数钱币背面无特殊标记,少数则有星、月、十字等图案。
2. 崇宁重宝明配细缘细字:此版崇宁重宝的特点是边缘细致,字体细小,颇具收藏价值。
3. 崇宁重宝阔缘版:此版崇宁重宝的边缘较阔,与其他版别有明显区别。
4. 崇宁重宝广穿大样:这一版崇宁重宝穿孔较大,形制较大,较为罕见。
5. 崇宁重宝白铜精铸:此版崇宁重宝采用白铜精铸,质地细腻,色泽光亮。
6. 崇宁重宝背左月:背面上有一个左侧的月亮图案。
7. 崇宁重宝背上月:背面上有一个上弦月的图案。
8. 崇宁重宝背巨星:背面上有一个星形图案。
9. 崇宁重宝摇头版:这一版崇宁重宝在铸造时可能出现了一些偏差,导致整体形象略微倾斜,故得名。
【拓展资料】
1. 崇宁重宝是北宋末年的一种重要货币,铸于北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年~1106年)。它的材质包括铜、铁、银,其中铜、铁大钱制作精良,存世数量较多。
2. 崇宁通宝的钱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铁划银钩,书法超妙绝伦,堪称币文楷书之颠峰。
3. 除了火法冶炼,当时的冶铜技术还包括“胆水冶铜法”,这种方法利用铁从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4. 崇宁重宝的重量约为10克,相当于崇宁通宝小平钱三枚的重量。当时,百姓将小钱藏起来或销铸成当十大钱,导致小钱短缺。因此,崇宁通宝小钱至今极为罕见,市场价格高达百万以上。
5. 崇宁重宝也有小钱,厚度较薄,直径在26毫米-27毫米之间,重量在2.5克-3.8克之间,当时被当作折二钱流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