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死不相往来,这并非是绝情,也不是长情,而是“各相安好”的做法。既然在一起就会受到伤害,不如你尊重我的自由,我尊重你的选择。老子在《道德经》中曾有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人与人关系太好,就容易出现矛盾,从而导致社会的纷争。与其让矛盾出现,不如人们减少往来,这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其实,老子的这个观点,不过是心理学中的“刺猬效应”罢了。两只刺猬相互拥抱在一起,就只能够相互伤害。唯有远远离开,才能各相安好。
老死不相往来成语解释
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出处:先秦李耳《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释义: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也不互相往来。
语法:老死不相往来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彼此一直不发生联系。
示例:钱钟书《围城》:“天生人是教他们孤独的,一个个该各归各,老死不相往来。”
近义词:互不来往
反义词:你来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