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未经委托或授权,擅自转移劳动关系是非法的,员工可要求赔偿;劳动合同转至第三方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仲裁,要求撤销合同并赔偿;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工资为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劳务派遣只适用于临时、辅助或替代性工作岗位,用工单位应严格控制派遣数量。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未经当事人委托或授权,无权擅自将用工关系转移,如果用人单位将劳动合同转移给第三方的话是不合法的,并且员工可以要求公司进行赔偿。
劳动者本人对单位的工作关系和劳动义务,既不属于物权也债权。单位和当事人从法律地位上平等的,如果,只是劳动合同到期,或正常合法的裁员,那么你的离职则无可非议。但是,单位在违背你真实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转移劳动关系则是非法的。
劳动合同转到第三方你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部门投爽或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请仲裁,诉求撤销原合同,以及相关赔偿。
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年算,满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算。工资是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法》中有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第六十六条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r前款规定的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r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由国务院劳动行政部门规定。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转让的法律规定及注意事项
劳动合同转让涉及到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让,但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转让方应当经过与受让方的协商一致,并取得受让方的同意。同时,转让方需要履行提前通知、支付相应的补偿金等义务。另外,注意事项包括确保转让合法性、保护劳动者权益、明确双方责任等。在劳动合同转让过程中,双方应当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以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
结语
用人单位未经授权擅自转移用工关系是非法的,员工有权要求赔偿。劳动合同转移到第三方需符合法律要求,违背员工真实意愿的转移是非法的。如遇此情况,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向劳动争议仲裁部门提请仲裁,要求撤销原合同并获得相应赔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经济补偿金按工作年限支付,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年计算。劳动合同转让需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性和公平性,保护劳动者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一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 第三十条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劳动合同,工会有权要求重新处理;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下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本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