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的人均能源资源较低,但储备量丰富。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煤炭是主要的能源资源,2006年的保有资源量达到10345亿吨,排名世界第三。尽管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不足,但非常规石化能源如油页岩和煤层气储量潜力大。中国还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储藏量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位居世界首位。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耕地资源的限制也影响了生物能源的开发。
2. 中国的能源生产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导。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68%,而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占23.45%和3%。这种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了能源消费高、能源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
3. 能源利用率低下是中国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GDP约占全球总量的1/30,但能源消耗总量却高于全球1/10。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量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如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8倍、日本和瑞士的11倍。能源效率低下导致每年浪费资源占GDP的5%,加上“电荒”导致的生产损失,总共约占GDP的15%,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煤炭的开采和使用对中国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二氧化硫排放已超过2500万吨,导致1/3的国土受到酸雨污染,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元。燃煤发电厂是酸雨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煤炭开发还导致地下水破坏、地表塌陷、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以及职业健康问题。此外,电煤资源与运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长途运输和超负荷的运输格局加剧了运力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