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及分娩后一年内,男方不能提出离婚,只能由女方提起离婚,除非法院认为有必要。判决不准离婚后,六个月内无新情况、新理由的起诉不受理。协议离婚后一年内不受理财产分割纠纷的变更或撤销请求。
法律分析
一般当事人随时可以提起离婚诉讼,但如果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的,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只能由女方提起离婚,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如果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人民法院也不会受理。
如果夫妻双方是协议离婚的,自协议签订之日起一年后,就财产分割产生纠纷,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拓展延伸
离婚后的法律时效是多久?
离婚后的法律时效是指在离婚后一定的时间内,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的期限。根据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法律规定,离婚后的法律时效会有所不同。在某些地区,例如中国大陆,离婚后的法律时效为一年,即自离婚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起离婚诉讼。而在其他地区,可能会有更长或更短的法律时效规定。因此,具体的离婚后法律时效应根据当地法律进行确认。如果超过法定时效,当事人将无法再提起离婚诉讼,除非有特殊情况或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建议当事人在离婚后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了解适用于自己情况的具体法律时效规定。
结语
离婚后的法律时效是离婚后一定时间内提起离婚诉讼的期限。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规定,时效会有所不同。在中国大陆,离婚后的法律时效为一年。超过时效,无法提起离婚诉讼,除非特殊情况或法定例外。建议离婚后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了解适用于自己情况的法律时效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
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
对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申请再审,但人民法院准许撤诉的裁定除外;
依照法律规定,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起诉的案件,在不得起诉的期限内起诉的,不予受理;
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六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