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自行处理现场的程序有:
第一步:立即停车,避免危险: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停车,马上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如果是晚上还要开启示廓灯和后位灯。
第二步:查看现场,拍照取证:查看事故现场,是否有车辆受损,人员伤亡。
第三步:事故报警,保险报案:如果事故较为严重,自己无法处理的,如:有人员的伤亡,事故起因复杂,责任确定双方有争议的,或者其他情形认为有必要交警处理的,应尽快拨打122交通报警电话,同时向保险公司进行报案。
第四步:撤离现场,确保安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了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确保车辆的正常通行,事故车辆可以安全移动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并且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保留相关证据后,将车辆移动到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第五步:事故发生,解决纠纷:事故中,机动车一方与机动车、非机动车或者行人之间只有财产损失,双方当事人对事故的基本事实和成因没有争议的,或者其他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情形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就事故产生的财产损失进行协商,并达成协议的,可以填写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协议书。
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应当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处理是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的处理。
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①查看财产损失情况;
②协商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签订书面“事故事实”协议;
③拍照或标划位置后撤离现场;
④保险报案、协商赔偿事宜,签订书面赔偿协议。
处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必须了解哪些知识?
处理交通事故当事人必须了解以下知识:
一、交通事故通常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类。
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受理报案。现场处理。责任认定。裁决处罚。损害赔偿调解。向法院起诉。
三、当事人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作出的处罚不服,可在接到处罚裁决书后十五日内,向上一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复议。
交通事故当事人怎么处理
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但还应根据情况区别处理:
1、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且不得移动车辆:
(1)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
(2)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3)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4)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
2、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符合条件的,可以移动车辆: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并具有法定的可以移动车辆的,当事人可以在报警后,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对现场拍照或者标划停车位置,将车辆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等候处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如何处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的,应当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提出书面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原办案单位应当重新委托检验、鉴定。
同一交通事故的同一检验、鉴定事项,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
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无争议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无争议的处理方法具体如下:
1、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
2、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者行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且基本事实及成因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
3、各方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对于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该内容由 方杰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