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结婚前购买房产的人可以办理房产证,但也可以选择办理婚前房产公证。婚前房产公证是一项法律制度,具有对所有利害关系人产生约束力的效力,在发生纠纷时可作为直接证据使用。尤其是对于涉及较大金额的财产,进行婚前房产公证就更为必要了。另外,财产持有人活着且精神状况正常状态下是可以修改财产证的。对于房屋转让,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
法律分析
在结婚前购买房产的人,并不一定非得办理房产证。婚前房产公证,简单来说就是在进行结婚登记前,对房产进行公证。公证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项,具有对所有利害关系人产生约束力的效力,在发生纠纷时可作为直接证据使用。尤其是对于涉及较大金额的财产,进行婚前房产公证就更为必要了。如果没有进行公证,一旦发生纠纷,就很难查清责任归属,因此,婚前房产公证非常重要。
一、财产公证能修改吗
财产持有人活着而且精神状况正常状态下是可以修改的。
从法律角度来看,婚前财产公证起到一个证据作用,以减少发生纠纷的可能。两人结婚并不是所有财产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一般来说,比较容易举证的财产,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比较难举证的财产,需要婚前财产公证。
像不动产,如房子、汽车等,因为实行登记制度、产权明确,就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而产权随时处于变动的动产,像存款、玉器、金银首饰等贵重物品,为避免离婚时无法说明白,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举个例子,如果一方婚前有一套房产,结婚期间,房子拆迁,这笔补偿款就是个人财产。
拿到这笔补偿款后,如有必要,就要及时婚姻财产公证。因为钱是动产,如果不公证,发生纠纷就很难说清是谁的。说不清楚的钱,要算共同财产。
二、房屋转让需要到什么机关公证
房屋转让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的。房产公证是指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证明与房产有关的法律行为、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和文书的真实性、合法性的活动。房产公证虽然不是房产交易的必须环节,但经过公证处的审查,当事人可以避免很多风险,且经公证的购房合同或是协议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执行。
结语
婚姻前的房产公证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夫妻双方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于容易举证的财产,可以不需要婚前财产公证,但对于涉及较大金额的财产,如不动产或贵重物品,需要进行婚前财产公证。如果一方在婚前拥有房产,并且房产在婚后发生了变动,如拆迁或赠与,就需要及时进行婚姻财产公证,避免纠纷的发生。另外,房屋转让也需要到公证处进行公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百一十一条 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共有 第三百零六条 按份共有人转让其享有的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份额的,应当将转让条件及时通知其他共有人。其他共有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行使优先购买权。
两个以上其他共有人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协商确定各自的购买比例;协商不成的,按照转让时各自的共有份额比例行使优先购买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百三十四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