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套取国家资金将被按照诈骗罪来处罚,财产差额部分会被追缴。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贪污罪和私分国有资产罪,主要看套取后续行为。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可以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刑事处罚的机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国家财产构成犯罪的将面临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当事人可提起上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讼观点。
法律分析
一、违规套取国家资金怎么处置?
违规套取国家资金的处置方是:将会按照诈骗罪来处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的,可以责令该国家工作人员说明来源,不能说明来源的,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差额特别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财产的差额部分予以追缴。
二、认定套取国家资金罪的标准是什么?
套取国家资金没有专项罪名,关键是看套取后续行为,据为己有的是贪污罪,以单位名义私分的是私分国有资产罪。
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贪污罪的认定标准为:
1、是国家工作人员套取国家资金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具有刑事违法性。
3、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套取国家资金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标准为:
1、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2、私分国有资产数额较大。
3、犯罪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三、套取国家资金罪立案前退赃可以不判刑吗?
1、只要犯罪嫌疑人实施了诈骗行为,不管有没有诈骗到钱,还是得手后积极退赃的,都构成诈骗罪,需要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但是,犯罪嫌疑人积极退赃的,可以作为积极认罪悔罪的表现,从而获得从轻、减轻处罚,甚至不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的机会。
2、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中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但又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不予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4)被害人谅解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国家财产构成犯罪的,应该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如果当事人对于判罚的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向法院提起上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来支撑自己的诉讼观点。
结语
违规套取国家资金将按照诈骗罪来处罚,对于差额巨大的情况,可追究有期徒刑或拘役,对于差额特别巨大的,可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贪污罪的标准包括:危害社会、侵犯公共财物、犯罪故意、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套取国家资金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的标准包括:侵犯国有资产制度及所有权、私分金额较大、犯罪主体为国家机关、企业等。退赃可以作为积极认罪悔罪的表现,有可能获得从轻处罚、不起诉或免除刑事处罚的机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国家财产构成犯罪的,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当事人如对判决不满,可提起上诉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支持自己的诉讼观点。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九十一条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的,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七条 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前款所列单位,在经济往来中,在帐外暗中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受贿论,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三百八十三条 对犯贪污罪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二)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三)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数额特别巨大,并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对多次贪污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贪污数额处罚。
犯第一款罪,在提起公诉前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真诚悔罪、积极退赃,避免、减少损害结果的发生,有第一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第二项、第三项规定情形的,可以从轻处罚。
犯第一款罪,有第三项规定情形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