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关于起诉赡养纠纷所需的材料清单。原告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存在赡养关系的证明、每月经济收入及证明、要求变更费用数额的证明材料、被赡养人的收入、身体、居住等情况的证明材料、赡养者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能证明案件事实或者认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以及因客观原因无法自行收集证据时向法院申请查证的证明材料。
法律分析
可以在起诉赡养纠纷时向法院提供起诉状正本一份,并根据被告人数提供副本。
(2)原告的身份证明。
(3)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如委托近亲属以外的人为代理人的,应提供诉讼代理人推荐函、身份证复印件;委托近亲属的,提供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如委托代理人是律师,应提供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函)。
(4)存在赡养关系的证明(户口簿、单位、居委会、村委会证明或有关法律文书)。
(5)每月经济收入及证明。有工作的由单位或雇主证明,无工作的由居委会、村委会证明。
(6)要求变更费用数额的,应提供原处理的调解书、判决书或其他证明材料。
(7)被赡养人的收入、身体、居住等情况的证明。
(8)赡养者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
(9)能证明案件事实或者认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10)因客观原因对证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无法自行收集,或者虽经委托代理律师亦无法收集的,应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法院进行查证。
拓展延伸
赡养费纠纷如何起诉?
赡养费纠纷是指在家庭关系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因赡养问题产生的纠纷。在我国,赡养费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
在起诉前,当事人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包括:与纠纷有关的证据,如书面协议、照片、录音等;与纠纷无关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如工资单、银行流水等;证明当事人身份的证据,如身份证、护照等。
若当事人无法自行收集证据,可以向相关部门申请调查取证,如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法院申请调查令。
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诉讼请求,如要求对方支付赡养费、解除赡养协议等。法院会根据当事人的诉讼请求进行审理,并依法做出裁决。
若当事人对法院的判决不服,可以在判决书生效后十五日内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总结,赡养费纠纷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程序解决。在起诉前,当事人应准备好相关证据,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诉讼请求。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有权根据法律规定维护自己的权益。
结语
以上是一份起诉赡养纠纷所需的材料清单,包括原告的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存在赡养关系的证明、每月经济收入及证明、要求变更费用数额的证明材料、被赡养人的收入、身体、居住等情况的证明材料、赡养者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明材料、能证明案件事实或者认为需要向人民法院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因客观原因对证明与本案有关的证据无法自行收集,或者虽经委托代理律师亦无法收集的证明材料,以及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申请法院进行查证的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