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安排加班需遵守劳动法规定,需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可不超过三小时,每月不超过三十六小时。自然灾害、设备故障等情形可不受限制。加班应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报酬,平时150%,休息日200%,法定休假日300%。单位不能随意安排加班,员工有拒绝加班的权利。
法律分析
一、单位能否随意安排加班?
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是必须先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
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同时,《劳动法》又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长工作时间不受上述限制:
1、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需要紧急处理的;
2、生产设备、交通运输线路、公共设施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共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
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加班工资应当如何支付
《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都规定了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报酬。劳动部《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又进一步做了说明。具体的支付标准分为三个档次:
1、平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平日正常工作工资150%的工资报酬;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应首先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平日正常工作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补休时间等同于加班时间;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另外支付不低于平日正常工作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一般不安排补休。
出于生产的需要,单位安排员工加班的,这无可厚非。但单位也应该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来安排加班,保障员工的休息时间,同时员工也是有拒绝加班的权利的。就单位能否随意安排加班的问题,答案就是否定的。
结语
单位不能随意安排加班。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才能延长工作时间。每日延长不得超过一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除非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或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否则单位不得随意安排加班。此外,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必须支付相应的加班工资,具体支付标准根据工作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因此,单位应在法定范围内合理安排加班,保障员工的休息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三十二条 【劳动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不视为违反劳动合同。
劳动者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劳动条件,有权对用人单位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修正):第三章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三条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应当予以研究处理,并向工会作出答复;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理:
(一)克扣、拖欠职工工资的;
(二)不提供劳动安全卫生条件的;
(三)随意延长劳动时间的;
(四)侵犯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权益的;
(五)其他严重侵犯职工劳动权益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一章 总则 第三条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