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约定财产归孩子是合法的,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后的财产归子女所有是可以的,只要双方自愿同意。离婚协议是夫妻解除婚姻关系后处理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的协议,涉及到身份关系,不同于普通财产赠与。根据《民法典》第二条,婚姻相关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因此,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归子女的约定,应适用《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法律分析
离婚协议约定财产归孩子是合法,离婚后的财产归子女所有是可以的,只要双方自愿同意就行。
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为解除双方的婚姻关系以及离婚后处理子女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和债权债务等问题而订立的,是基于婚姻家庭的身份关系所订立的协议,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财产的处理(包括房产)与双方解除婚姻关系、子女抚养等条款都属于离婚协议的一部分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关于对房屋归子女所有,依附于双方婚姻关系的解除,带有身份关系性质,不能套用单纯的财产赠与。
《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可以看出,夫妻双方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产给子女的,不适用《民法典》中赠与条款的规定,而应适用《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拓展延伸
财产分割在离婚协议中的合法性评估
财产分割在离婚协议中的合法性评估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归属约定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且双方当事人的自愿意愿。在评估合法性时,需要考虑协议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等因素。法院通常会审查离婚协议的内容,并根据相关法律判断其合法性。如果协议违反了法律规定,法院可能会予以无效或部分无效的判决。因此,离婚双方在协议中约定财产归孩子时,应当遵循法律规定,并确保协议的合法性,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语
离婚协议中约定财产归孩子是合法的,只要双方自愿同意。离婚协议是夫妻解除婚姻关系并处理子女抚养、财产等问题的协议,与双方婚姻关系解除、子女抚养等条款密不可分。对房产归子女的约定,不能简单套用财产赠与规定,而应适用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评估离婚协议的合法性时,需考虑公平合理性和是否违反强制性法规。法院会审查协议内容,如违法可能判决无效。离婚双方在约定财产归孩子时,应遵循法律规定,确保合法性,维护双方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