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讲述了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否则用人单位可能会选择不办理离职手续,直接让劳动者走人。因此,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满时应当依法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不得阻挠或拖延。同时,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明确告知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以避免发生纠纷。
法律分析
在我国,劳动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形式,它明确地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劳动合同到期时,劳动者可以选择续签或终止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办理劳动合同终止手续。因此,厂里不办离职手续想直接走人是不合法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时用人单位为了节省成本或避免纠纷,可能会选择不办理离职手续,直接让劳动者走人。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需要确保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劳动者无需提前告知即可离职,否则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总之,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应当依法办理离职手续,用人单位不得阻挠或拖延。同时,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明确告知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以避免发生纠纷。
拓展延伸
离职手续不办理,劳动者能否直接走人?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在离职手续未办理的情况下擅自离岗,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根据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为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同时,《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并尊重用人单位的权益。因此,离职前,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完成未完成的工作,并办理好相关手续。若离职手续不办理,劳动者不能直接走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结语
劳动合同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形式,它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当劳动合同期满时,劳动者可以选择续签或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不得阻挠或拖延劳动者依法办理离职手续,同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权益,明确告知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