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安全包括物理安全和设备安全等。
1、环境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在环境的区域保护和灾难保护。要求计算机场地要有防火、防水、防盗措施和设施,有拦截、屏蔽、均压分流、接地防雷等设施、有防静电、防尘设备、温度、湿度和洁净度在一定的控制范围等等。
2、设备安全:主要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设备的安全保护,包括设备的防毁、防盗、防止电磁信号辐射泄漏、防止线路截获;对UPS、存储器和外部设备的保护等。媒体安全:主要包括媒体数据的安全及媒体本身的安全。
3、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即计算机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清洁、温度和湿度应该合适、电压稳定,以保证计算机硬件可靠的运行。电源泄密的原理是通过市电电线,把电脑产生的电磁信号沿电线传出去。
4、利用特殊设备可以从电源线上就可以把信号截取下来还原,国际标准化委员会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和采取的技术的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显露。"
提高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办法
1、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信息系统的技术防范能力。因此要及时更新安全技术,提高技术水平,不断调整安全策略和选用安全性较强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算法和协议等,不要只注重效率而忽视了安全。
2、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和防范规章制度,切实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信息系统安全中,人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因素,要培养高素质的安全技术人才,在管理上要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和防范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自觉遵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