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纠纷处理方法包括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双方可先协商,若不成可投诉工商局或房管部门,调解不成功可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可诉诸法院。法律依据为《仲裁法》、《民事诉讼法》和《民法典》,中介人应如实报告重要事项,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中介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双方可以先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到中介所在地的工商局或房管部门投诉处理,工商局应当在7个工作日内协调并通知结果;投诉调解未能解决的,可以居间合同中指定的仲裁机构作为第三方进行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直接向辖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
中介人应当就有关订立合同的事项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中介人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的,不得请求支付报酬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投诉中介的程序和注意事项
投诉中介的程序和注意事项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确保收集到与投诉相关的所有证据和文件,例如合同、通信记录等。然后,了解所在地的相关法律法规,确定应该向哪个部门投诉。接下来,撰写一份清晰、详细的投诉信,包括投诉的事实、时间、地点等信息,并附上相关证据。在投诉信中要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期望得到的解决方案。投诉信发送后,保留副本作为备份。在整个投诉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合作态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处理。最后,及时跟进投诉进展,并根据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调整。
结语
中介纠纷的处理方法有多种,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根据《仲裁法》第二条,合同纠纷和财产权益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适宜调解的民事纠纷应先行调解。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六十二条,中介人在履行职责时需如实报告重要事项,否则需承担赔偿责任。投诉中介的程序包括收集证据、了解法律法规、撰写投诉信并积极配合调查。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当地法律法规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四章 销售代理 第二十八条 受托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在代理销售商品房时不得收取佣金以外的其他费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 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
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章 广告与合同 第二十四条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批准的规划、设计建设商品房。商品房销售后,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擅自变更规划、设计。
经规划部门批准的规划变更、设计单位同意的设计变更导致商品房的结构型式、户型、空间尺寸、朝向变化,以及出现合同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影响商品房质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变更确立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买受人。
买受人有权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做出是否退房的书面答复。买受人在通知到达之日起15日内未作书面答复的,视同接受规划、设计变更以及由此引起的房价款的变更。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通知买受人的,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退房的,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