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房屋抵押产生的债务纠纷处理方式及债务人死亡后的起诉问题。根据民法典规定,债权人可行使抵押权,拍卖、变卖抵押房屋以偿还债务。债务人死亡时,起诉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已死亡的债务人不能列为被告。继承人在遗产未分割前应列为被告,分割后按继承份额清偿债务。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可作为第三人参与诉讼。债务人死亡后,如无继承人或受遗赠人,遗产保管人为被告。在诉讼期间,债务人死亡需申请变更被告。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房屋抵押产生的债务纠纷如何处理
民法典规定,抵押房屋出现债务纠纷时,如果债务人不还款的,债权人可以行使抵押权,拍卖、变卖房屋,所得款项清偿抵押的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一十条【抵押权的实现】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抵押权人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优先受偿。协议损害其他债权人利益的,其他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协议。
抵押权人与抵押人未就抵押权实现方式达成协议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拍卖、变卖抵押财产。
抵押财产折价或者变卖的,应当参照市场价格。
二、债务人死亡要如何起诉
债务人死亡案件牵涉到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参与人、集体组织等。具体诉讼中适格的被告是谁,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原告起诉时,已经死亡的债务人不能列为被告。债务人死亡后,已丧失民事权利能力,丧失民事主体资格。起诉时,原告将死亡的债务人列为被告的,人民法院应依法通知原告变更适格的主体,原告拒绝变更的,依法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二)原告起诉时,遗产未分割的,数个继承人均应列为被告参加诉讼(放弃继承的除外)。被继承人死亡之时起到遗产分割前先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进行全部清偿,如有剩余,继承人才能进行继承。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不负担清偿被继承人所欠的债务,所以不能成为被告。
(三)原告起诉时,如果遗产分割结束,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债务清偿原则按其继承份额按比例清偿,所有参加分割遗产的继承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
(四)放弃继承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与其共同共有财产析产前,对共同共有财产中被继承人的遗产实施保管的,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其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
(五)债务人死亡后,虽有继承人、受遗赠人,但他们都放弃继承权、受遗赠权,或者没有继承人、受遗赠人。存有遗产的遗产保管人为被告。
(六)在诉讼期间,债务人死亡的,原告应当申请变更被告,如果原告不申请变更,法院应主动行使释明权,避免当事人的诉累,如果原告不变更,则应驳回起诉,让原告另行起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对于房屋抵押产生的债务纠纷,债权人有权行使抵押权,通过拍卖或变卖房屋来清偿债权。至于债务人死亡案件,具体诉讼中需要根据继承人、受遗赠人、继承参与人等具体情况进行分析,确定适格的被告。如果债务人已经死亡,则不能列为被告,法院应通知原告变更适格的主体。在诉讼期间,如果债务人死亡,原告应申请变更被告,否则法院将驳回起诉。根据具体情况,我们将会根据法律规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和建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二编 审判程序 第十五章 特别程序 第七节 实现担保物权案件 第二百零三条 申请实现担保物权,由担保物权人以及其他有权请求实现担保物权的人依照民法典等法律,向担保财产所在地或者担保物权登记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四十八条 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2019修正):第四章 房地产交易 第三节 房地产抵押 第五十条 房地产抵押,抵押人和抵押权人应当签订书面抵押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