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的范围广泛,包括民事纠纷、刑事辩护等。申请法律援助需要具备正当理由和经济困难。法律援助是国家责任,通过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来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法律援助的方式包括哪些?
1、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
2、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
3、民事诉讼代理;
4、行政诉讼代理;
5、行政复议代理;
6、仲裁代理;
7、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
8、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二、法律援助的范围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和第十一条的规定,公民有下列事项,没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的,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7、因医疗事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8、因家庭暴力、虐待、重婚等,受害人要求离婚及人身损害赔偿案件。
9、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10、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三、法律援助的特性是什么?
1、法律援助是国家的责任、政府的行为,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它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公民应尽的义务。
2、法律援助是法律化、制度化的行为,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受援对象为经济困难者、残疾者、弱者,或者经人民法院指定的特殊对象。
4、法律援助机构对受援对象减免法律服务费,法院对受援对象减、免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
5、法律援助的形式,既包括诉讼法律服务,也包括非诉讼法律服务。主要采取以下形式: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
由此可见,法律援助的范围很广,很多民事纠纷当事人都可以通过申请法律援助来维权。而法律援助的方式也有好几种,包括法律咨询、民事诉讼代理、仲裁案件代理等。只要当事人具备正当理由,并且经济方面存在困难,就可以提出法律援助。这项措施可以有效的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公正。
结语
法律援助的范围广泛,很多民事纠纷当事人都可以通过申请法律援助来维权。法律援助方式包括法律咨询、民事诉讼代理、仲裁案件代理等。只要当事人有正当理由且经济困难,就可提出法律援助,以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公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五章 律师协会 第四十三条 律师协会是社会团体法人,是律师的自律性组织。
全国设立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地方律师协会,设区的市根据需要可以设立地方律师协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四十二条 律师、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履行法律援助义务,为受援人提供符合标准的法律服务,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2017修正):第四章 律师的业务和权利、义务 第二十九条 律师担任法律顾问的,应当按照约定为委托人就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意见,草拟、审查法律文书,代理参加诉讼、调解或者仲裁活动,办理委托的其他法律事务,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