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是士人最基本的修养,也是家学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世族门阀强调家风、家学以抬高声望,并用来维系家族的世代特权和优越的文化地位,这也是世族又被称为士族的原因。
《晋书·许迈传》:“家世士族,乃言累带读书之家也。”而在政权迭变的战乱中,官学荒废,门阀世族的家学更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名家大都出于世族大家。书法大家也不例外,这样就出现父子、兄弟皆以书名世的书法世家的现象。
门阀制度与书法有关世家代表
书法史上的名门家学、子孙传业的书法世家,汉代后期的崔瑗、崔寔父子是首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则成为一种突出的现象。
三国至西晋时有河东卫氏、敦煌索氏、杜陵杜氏、吴郡陆氏等;到东晋南北朝时期,东晋南朝有琅琊王氏、陈郡阳夏谢氏、高平郗氏、颍川庾氏、泰山羊氏、琅琊颜氏等,北朝则重清河崔氏、范阳卢氏二家书法。这些书法世家无一不是当时的世族大家,而当时的世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居于垄断地位,其根源在于曹魏时期开始形成的门阀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