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同之处,在不同历史时期,翻译者对经典著作中重要术语的翻译不完全相同,这表明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理解是在不断变化、不断深入的。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的马列学院,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翻译马列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进入了有计划、较系统的翻译和研究阶段,《哥达纲领批判》、《资本论》、《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著作翻译出版。
新中国成立后,几代理论工作者、翻译工作者呕心沥血、默默耕耘、接续奋斗,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文集》,等等,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了系统准确的权威译本,有力促进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通考》版本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对象,采取版本比较研究的方法从中发现规律,有助于我们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译著的理解和把握。《通考》的每一个中文译本考,都努力回答三方面问题。
其一、对每一部经典著作原版的写作出版背景、各版本情况、内容作出具体介绍,对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二、对每一个中文译本的译介背景、译者、编译过程及出版情况作出具体梳理,为更全面理解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翻译、传播的具体情况与问题提供生动的资料支撑。
其三、对每一个中文译本涉及的重要概念术语、观点等译文作出具体解析,对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重要学术概念、术语及观点的翻译过程,进而推动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学术体系与学科体系等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