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商品的基本属性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前者是自然属性,后者是社会属性)
(3)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考点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1、货币的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考点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原因:货币本身是商品,有价值。
要求:执行这个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表现形式:商品—货币—商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要求:货币执行这个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的货币。
3、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基本职能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
考点4:金属货币与纸币
1、金属货币: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
2、纸币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的发行量小于这个限度,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流通货币量的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5:货币与财富
1、货币被崇拜的原因:货币产生后,就成了社会财富的象征。
2、货币并不神秘:不应盲目崇拜,从货币的起源看,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职能上看,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等基本职能。
3、对待货币的正确态度(三句话):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考点6:结算与信用工具
1、信用卡:
含义:银行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作用: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2、支票:
含义: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现金和转帐支票在我国主要分为转帐支票(付款单位或个人开票后,收款到银行把款转入自己帐户)和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