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 正文

最高人民检察院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多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07-26 13:13:40
文档

最高人民检察院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多长?

死刑复核程序期限应设定明确,建议为三个月到六个月。该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在死刑判决作出后进行,核准权仅归最高人民法院。该程序具有自动性,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告人提起上诉。复核应按法院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法律分析;死刑复核程序期限;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规定,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建议对死刑复核程序设定明确的期限,以三个月到六个月为宜,对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延长的,可以经过报批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特定期限。死刑复核的特点;审理对象特定;
推荐度:
导读死刑复核程序期限应设定明确,建议为三个月到六个月。该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在死刑判决作出后进行,核准权仅归最高人民法院。该程序具有自动性,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告人提起上诉。复核应按法院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法律分析;死刑复核程序期限;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规定,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建议对死刑复核程序设定明确的期限,以三个月到六个月为宜,对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延长的,可以经过报批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特定期限。死刑复核的特点;审理对象特定;


死刑复核程序期限应设定明确,建议为三个月到六个月。该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在死刑判决作出后进行,核准权仅归最高人民法院。该程序具有自动性,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告人提起上诉。复核应按法院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

法律分析

死刑复核程序期限

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规定,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建议对死刑复核程序设定明确的期限,以三个月到六个月为宜,对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延长的,可以经过报批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特定期限。

死刑复核的特点

审理对象特定

这一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和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案件。只有死刑案件才需要经过死刑复核程序。没有被判处死刑的案件无需经过这一程序。这种审理对象的特定性使死刑复核程序既不同于普通审判程序——一审和二审程序,也不同于另一种特殊审判程序——审判监督程序。

死刑复核程序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

一般刑事案件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以后,判决就发生法律效力。而死刑案件除经过第一审、第二审程序以外,还必须经过死刑复核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发生法律效力。从这一意义上说,死刑复核程序是两审终审制的一种例外。

所处的诉讼阶段特殊

死刑复核程序的进行一般是在死刑判决作出之后,发生法律效力并交付执行之前。相比较而言,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理时间是在起诉之后,二审判决之前;审判监督程序则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之后。

核准权具有专属性

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有权进行死刑复核的机关只有最高人民法院。而其他审判程序与此不同:一审案件任何级别的法院均可审判;二审案件中级以上的法院均可审判;再审案件原审以及原审以上的法院均可审判

程序启动上具有自动性

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启动都遵循不告不理原则:只有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自诉人提起自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第一审程序;只有检察机关提起抗诉或者被告人、自诉人提起上诉,人民法院才能启动二审程序。而死刑复核程序的启动既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者抗诉,也不需要当事人提起自诉或上诉,只要二审法院审理完毕或者一审后经过法定的上诉期或抗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察院没有提起抗诉,人民法院就应当自动将案件报送高级人民法院或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报请复核方式特殊

依照法律有关规定,报请复核应当按照法院的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而审判监督程序可以越级申诉。

结语

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尚未在我国刑诉法中明确规定,导致部分案件的复核时间长达数年。建议设定明确的三至六个月期限,并允许在特殊情况下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特定期限。死刑复核程序是针对判处死刑案件的特殊审判程序,只有经过复核并核准的死刑判决才具备法律效力。此程序在刑事诉讼中属于终审程序,其特殊性表现在审理对象特定、诉讼阶段特殊、核准权具有专属性、程序启动上具有自动性以及报请复核方式特殊等方面。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六十一条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如果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对于故意犯罪未执行死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重新计算,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一百零四条 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同刑事案件一并审判,只有为了防止刑事案件审判的过分迟延,才可以在刑事案件审判后,由同一审判组织继续审理附带民事诉讼。

文档

最高人民检察院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是多长?

死刑复核程序期限应设定明确,建议为三个月到六个月。该程序只适用于判处死刑的案件,是死刑案件的终审程序。死刑复核程序在死刑判决作出后进行,核准权仅归最高人民法院。该程序具有自动性,不需要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或被告人提起上诉。复核应按法院组织系统逐级上报,不得越级报核。法律分析;死刑复核程序期限;目前我国刑诉法对死刑复核程序的期限没有规定,有的死刑复核案件报请最高法院后,迟迟没有回音,个别案件复核期限长达数年。建议对死刑复核程序设定明确的期限,以三个月到六个月为宜,对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延长的,可以经过报批延长,但最多不能超过特定期限。死刑复核的特点;审理对象特定;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