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最为乐观,自动驾驶汽车能否缓解交通拥堵,这是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可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可能使交通更流畅,因为它们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车-车通信系统,比人类驾驶更高效。
自动驾驶汽车也可能会增加交通堵塞,比方说,未来街道上或许到处都是空的自动交通工具。
不过,自动驾驶车辆确实可以让乘客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允许人们工作、娱乐或与他人交谈。
中国人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最为乐观,93%的受访者持有正面态度。印度紧随其后,乐观比例为81%。在接受调查的巴西人中,自动驾驶支持者占四分之三。
与生活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发达国家的人们相比,印度和巴西两大发展中国家的居民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似乎抱有更多希望。
这意味着,当自动驾驶车辆被大规模采用时,生产厂商可对不同地区或国家采取不同做法。
福特公司全球消费趋势和未来发展经理谢里尔·康奈利(Sheryl Connelly)说,“研究结果告诉我们,自动驾驶汽车未必会成为普适解决方案。”
与之相反,未来的图景是微妙的,是大环境驱动的结果。

发达国家的乐观比例要小得多。只有52%的澳大利亚受访者对自动驾驶持正面态度,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受访者中,约有一半乐观。只有45%的英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未来抱有希望,德国对自动驾驶乐观者仅为44%。
总结
城市的人口密度越高,对自动驾驶汽车越有热情,美国相比中国,北京市中心有2300万人,在中国首都,一个来回可能需要五个小时。自动驾驶汽车可减少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可能使交通更流畅,因为它们使用先进的传感器和车-车通信系统,比人类驾驶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