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磨损所致。
设备也有生命现象,累计达到某一使用程度之后,就寿终正寝,想修都没得修,只有更新换代。这一点在高精密的设备上表现的最明显。
设备的磨损可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二种。
有形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物质磨损或由于环境自然侵蚀而造成的物理、化学变化。
无形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设备的使用价值降低,甚至被淘汰。
2.异常操作所致。
几乎所有的设备的动作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由不得你随意操作,不遵守操作规程,只会直接导致或加速其产生故障。现场管理活动中,未熟练的新人,错误的操作、设定,都有是损坏设备的最直接“杀手”。
3.非法改变其功能所致。
如果设备在设计上就潜在着该功能的话,那么对其对进行改造,恐怕还无大碍,就怕没有该项功能,却硬要强加该功能,这会活活要了设备的“命”。
4.超负荷使用。
人停机不停,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一年开足三百六十五天,不坏就不停;不坏就不修,一心急着要翻本,这是“山寨厂”典型的设备使用方法。虽然有的设备在超负荷状态下,暂时看不出有什么故障发生,然而超负荷运转,却使合设备产生疲劳,老化、磨损进程大大加快,最终导致寿命缩短。
5.设计上潜在不良因素。
设计时末能充分研讨清楚相关事项,匆匆上马,导致使用阶段故障多多,于是又进行二次补丁设计,三次补丁设计……,迟迟无法定型。这样的设备,让人无法放心使用。
6.维护手法欠佳。
一流设备,二流操作,三流维护。不把设备当“人”看,只叫干活,不给“饭”吃,连最基本的清洁都不搞,以致小故障逐渐演变成大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