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在家,家就温暖如初。每个拥有妈妈的孩子,都有一个充满回忆和温馨的童年。尽管生活中可能会有种种不幸,但回首过去,总会有幸福的瞬间。这种幸福可能是在街头巷尾与小伙伴们的玩耍,可能是爬树捉鸟的乐趣,也可能是丢手绢藏猫猫的欢声笑语。然而,这些幸福的时刻,都需要妈妈在家中的微笑守望,如果没有了妈妈,笑容也会变得勉强。
小时候,我们像野孩子一样四处玩耍,只有饥饿和疲惫时,才会想到回家。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妈妈,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妈”。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听到妈妈的回应,内心就会感到安定。然后,我们开始寻找食物。吃饱喝足后,又跑出去玩耍。
长大后,远离家乡求学,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依然是寻找妈妈。我们迫不及待地寻找,妈妈看到我们,就会笑着说“傻孩子,背着包也不觉得累”。或许妈妈不知道,或许她知道,寻找妈妈的时候,我们根本不觉得累。
有了自己的家庭,空闲时就会想,去哪里好呢?于是,决定回家。家是一个永远也走不出的守候。推开家门,如果妈妈不在,爸爸会迎上来,我们会和爸爸聊天。但目光却总是盯着门口,期盼着妈妈的归来。妈妈推门而入时,内心顿时感到完整。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是渴望回家,回家后,第一声就是喊妈妈。
寻找妈妈,已经成为人们多年来养成的不自觉习惯。也许,只要还有妈妈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一生活的细节,就是幸福的波动。家和妈妈就这样,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会越来越感受到,无论岁月如何改变,家和对妈妈的眷恋,始终如一。
妈妈的子宫,曾是我们的第一个家。在妈妈的子宫里,妈妈用脉搏告诉我们,我们是她的一部分,我们和妈妈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妈妈用血和心跳与我们沟通,而我们则通过不断的成长,回应妈妈的期待。当我们感到家的狭小时,我们应该看看外面的世界。妈妈用脐带牵着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上。
外面的世界既精彩又残酷。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与妈妈之间的血肉联系被无情地剪断,我们感到无助,大声哭泣。妈妈小心地抱着我们,她温暖的怀抱又成了我们安全的家。就这样,我们在妈妈的关怀下,在家的庇护下成长。妈妈将她的血液凝结成乳汁,滋养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妈妈的爱意下茁壮成长。
在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紧紧地抱着我们,我们共同感受着外面的震撼。因为有妈妈在,我们从不感到害怕。有了妈妈,我们可以放心地探索世界。我们知道,当我们疲惫时,永远有一个宁静的港湾等待我们,妈妈在那里守候。我们可以毫无畏惧地面对挑战,安心地规划我们的梦想。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不可能一口气走到终点。我们需要在妈妈坚实的怀抱中休息,妈妈的一个微笑,就是我们需要的力量。即使我们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物,我们依然依赖家和妈妈。在高处不胜寒的时刻,我们会迫不及待地寻找心灵的依托,而那最永久、最安全、最可靠的心灵依托,永远是妈妈,是家。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定站着伟大的女性。如果这是真的,那么首先就是妈妈。在美国世贸大厦倒塌的那一刻,一个拥有亿万资产的商人,在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将尽时,他想到的不是他的财富,而是用手机最后的信号传递了世界上最美好的话语“妈妈,我爱你”。母爱在危急时刻,超越了摧毁的硝烟,闪耀出耀眼的光芒。人性的伟大,在那一刻,定格。因为有了这样的感天动地、泣鬼神的故事,家和妈妈,便永不褪色。家,永远都在我们身边。即使相隔千山万水,即使远渡重洋,然而,妈妈的身影,总是我们计算的行程,妈妈的牵挂,就是我们穿越时空的理由。人类最不能动摇的情感,也许就是那深深的母爱。我们心底最深的牵挂,就是那生我们养我们的家。妈妈在,家就在。
感悟:妈妈在,兄弟姐妹是一家;妈妈不在,兄弟姐妹是亲戚!妈妈真伟大!在外的游子们,找点空闲,常回家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