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中使用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行为征收的税。纳税人包括企业、单位和个人。购销合同按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印花税,未签订合同但发生购销行为也需缴纳。合同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涉及权利义务关系。违约需承担责任。
法律分析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设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购销合同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三,按照购销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现在一般要求按月缴纳。对于没有签订购销合同却发生购销行为的,也要缴纳购销的印花税。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协议。合同一经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就发生了权利、义务关系;或者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未按合同履行义务,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合同印花税如何计算及申报流程
合同印花税的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是企业和个人在缴纳印花税时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计算合同印花税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合同金额进行计算,通常按照一定的比例来确定印花税的金额。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税法规定来执行。申报流程包括填写相关申报表格、提交必要的证明文件以及按时缴纳印花税等步骤。在申报过程中,需要确保准确无误地填写相关信息,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缴纳。合同印花税的计算和申报流程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规性和税务合规性。
结语
印花税是针对经济活动和交易中涉及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税款。纳税人包括各类企事业单位、军事单位、个体工商户等。购销合同印花税按照合同金额的万分之三缴纳,通常要求按月缴纳。未签订购销合同但发生购销行为的也需缴纳印花税。合同作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涉及权利义务关系和违约责任。在缴纳合同印花税时,需要了解计算方法和申报流程,确保遵守相关法规,保证合规性和税务合规性。
法律依据
《印花税暂行条例》
第三条纳税人根据应纳税凭证的性质,分别按比例税率或者按件定额计算应纳税额。具体税率、税额的确定,依照本条例所附《印花税税目税率表》执行。应纳税额不足1角的,免纳印花税。应纳税额在1角以上的,其税额尾数不满5分的不计,满5分的按1角计算缴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