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与商家纠纷解决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协商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调解是第三方介入促使双方相互谅解和让步;仲裁是提交仲裁机构居中裁决;诉讼是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民事纠纷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引起的平等主体间的社会纠纷,包括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法律分析
如果消费者与商家发生了纠纷,可以通过下列方式来解决:自行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依法申请仲裁;以及向法院起诉。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由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最终化解矛盾。当争议各方失去对话基础,寻求第三方调解实为高明选择。
3、仲裁解决。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由其居中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仲裁一裁终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4、诉讼解决。一方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的制度。诉讼是最终、最权威的纠纷解决机制,是当事人保护权利的最后屏障。
这种情况属于民事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可处分性的)。民事纠纷作为法律纠纷的一种,一般来说,是因为违反了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民事主体违反了民事法律义务规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由此而产生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争议。总的来讲,民法就是处理平等主体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所以所有违反这一概念的行为就会引起民事纠纷。
结语
解决消费纠纷的途径多种多样,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协商是通过友好协商达成和解协议;调解是通过第三方介入促使争议各方相互谅解和让步;仲裁是将纠纷提交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诉讼则是向法院提出请求,由法院裁决纠纷。民事纠纷是指平等主体之间违反民事法律规范而引起的纠纷。无论选择哪种方式解决纠纷,保护权利是最终目的。
法律依据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三十九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