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敌叛变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不同情节而定,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带领武装部队投敌叛变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与间谍罪相比,投敌叛变罪的直接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而间谍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安全。两者的行为内容、主体和主观方面也有明显区别。投敌叛变罪要适用死刑需同时满足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条件。
法律分析
一、投敌叛变罪量刑有何种标准
犯投敌叛变罪,不同的情节有不同的处罚。
1、一般情节,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属于情节严重或者带领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武装部队、人民警察、民兵是国家的武装力量和专政机关,负有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和平劳动的职责,带领他们投敌叛变比带领其他人员投敌叛变,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因此,刑法对带领成建制的武装部队,如一个班、一个排或者更多的部队、武警投敌叛变,或者是带领人数较多的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行为,规定了严厉的惩罚。同时,刑法还规定对投敌叛变罪中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的、情节特别恶劣的,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
二、投敌叛变罪与间谍罪的关系
两者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都与境外有联系,但两罪有明显的区别。
(1)犯罪的直接客体不同。投敌叛变罪的直接客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间谍罪的直接客体是狭义上的国家安全,而不是直接指向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2)犯罪客观特征不同。投敌叛变罪是投降敌人或投奔敌人,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这是本罪唯一的表现形式,亦即本罪行为人为之效力的只能是敌人,即敌对势力,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间谍罪的行为内容则包括三种,即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间谍活动任务;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可见,间谍罪的行为人为之效力的既可以是敌对国家或势力,也可以不是敌对国家或势力。
(3)犯罪主体不同。投敌叛变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间谍罪则也可以是外国人、无国籍人。
(4)犯罪主观方面不同。投敌叛变罪有特定的目的,而间谍罪没有特定的目的。
根据规定,投敌叛变的行为,必须“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才“可以”适用死刑。所谓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司法实践中,一般是指因投敌叛变,致使我方人员遭到敌人逮捕、杀害,财产遭受特别严重损失的;带领人数众多的武装部队人员、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携带大量武器、弹药、重要国家机密等投敌叛变的;等等。
结语
投敌叛变罪的量刑标准根据不同情节而有所不同。一般情节下,可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或带领武装部队、人民警察、民兵投敌叛变的,可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带领成建制武装部队或大批人员投敌叛变,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更大危害,刑法规定了严厉惩罚,甚至可判处死刑。与之不同,间谍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安全,而非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两罪在犯罪客观特征、主体和主观方面也存在明显区别。投敌叛变罪必须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才可适用死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二十六条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战时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三百七十六条 预备役人员战时拒绝、逃避征召或者军事训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公民战时拒绝、逃避服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第四百三十三条 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