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和相关规定。失业人员需参加失业保险并已缴费满1年、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才能申领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按月发放,其中包括基本生活费用、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以及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介绍的本人给予补偿。失业保险基金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和财政补贴构成。
法律分析
一、失业保险金领取资格是如何确定的?
1、参保人员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已按期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即失业人员不愿意中断就业,但因本人无法控制的原因而被迫中断就业。主要包括:终止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职工被用人单位开除、除名和辞退的,用人单位违法或违反劳动合同导致职工辞职。出现上述情形造成职工失业的,职工有权申领失业保险金。
3、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二、对于失业保险的相关规定
(1)按月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即:失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规定支付给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费用。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医疗补助金,即:支付给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发生的医疗费用的补助。
(3)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丧葬补助金和供养其配偶直系亲属的抚恤金。
(4)为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开展职业培训、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介绍的本人给予补偿,帮助其再就业。
三、失业保险基金由下列各项构成
(一)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二)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三)财政补贴;
(四)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拓展延伸
失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失业的公民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失业保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缴费:企业按照员工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员工个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
2. 保险期限:失业保险的保险期限最长不超过24个月。
3. 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
a) 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
b)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c) 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失业人员。
4. 失业保险金标准:
a) 失业保险金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b) 失业保险金标准,由用人单位和本人协商确定。
5. 失业保险补偿:
a)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
b)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应当参加失业人员职业培训、职业介绍,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或者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
c) 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死亡的,其供养的配偶、子女或者父母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总之,失业保险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结语
失业保险金是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的基本生活费用,由用人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缴纳,同时还有其他相关规定和补贴。失业保险基金由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和财政补贴构成,用于支付失业保险金、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以及为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和介绍的机构或接受职业培训、介绍的本人给予补偿,帮助其再就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七条 失业保险金的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不得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2018修正):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五条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一)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已经缴纳失业保险费满一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
(三)已经进行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章 失 业 保 险 第四十六条 失业人员失业前用人单位和本人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与前次失业应当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最长不超过二十四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