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的危害及冒用身份证的法律责任。泄露可能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境外购物账号被滥用、个人信息被兜售、隐私泄露和电话诈骗。冒用身份证将面临警告、罚款、违法所得没收等法律责任。个人应谨慎保护身份证照片,避免泄露,增强警惕意识,以防不法分子利用。
法律分析
一、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有什么危害?
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来进行网站实名认证,影响个人信用;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注册境外购物网站账号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可能被用于非法兜售身份证、银行卡、信用卡等信息;可能会泄露个人隐私;可能会被不法分子用于电话诈骗。
1、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会有网络上的不法份子进行个别网站的实名注册和实名认证,容易对个人信用产生影响。
2、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不法照流入不法分子手中,可能会用于注册境外某购物网站账号,将来产生违法犯罪会对本人产生影响。
3、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兜售公民身份证和银行卡、信用卡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从中牟利。
4、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暴露个人隐私,不法分子把通过非法途径得到的受害者手持身份证照片公开,由于网络推波助澜的作用可能会造成受害者本人个人信息的泄露。
5、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会被不法分子搜集个人信息用于电话诈骗的目的。
二、冒用身份证要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七条对冒用身份证者的法律责任有详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2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身份证的;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处10日以下拘留,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使用骗领的居民身份证的;购买、出售、使用伪造、变造的居民身份证的。同时该法还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冒用他人身份证是违法犯罪行为,所以在生活中每个人既不能利用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的他人身份证进行犯罪活动,又要增加谨慎意识,避免将个人手持身份证照片公开到非法网站上,要增加警惕意识,以避免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
结语
保护个人隐私,防范身份泄露,是每个人应有的责任。手持身份证照片泄露可能导致不法分子进行实名认证、注册境外网站账号、非法兜售个人信息、侵犯隐私、甚至电话诈骗等。根据《居民身份证法》,冒用身份证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警告、罚款、拘留,并追究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加强警惕,不仅避免冒用他人身份证,还要谨慎保护个人身份信息,避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让我们共同呵护个人隐私,维护社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
(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
(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法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同时废止。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领取的居民身份证,自2013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依照本法在2012年1月1日以前领取的居民身份证,在其有效期内,继续有效。
国家决定换发新一代居民身份证后,原居民身份证的停止使用日期由国务院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2011修正):第三章 使用和查验 第十三条 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
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