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与诈骗罪是违法行为,但有不同。集资诈骗侵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对象是不特定公众或单位;诈骗侵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财物,采用欺骗手段。集资诈骗规模大、公开,利用高回报吸引更多人上当;诈骗金额较小。诈骗主体为自然人,集资诈骗主体可为自然人或单位。
法律分析
集资诈骗罪跟诈骗罪都是用非法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一种违法行为,但是很多人不认真注意的话就容易把两者混淆,两者看似相同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点。
(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侵犯的客体则是单一客体,即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而集资诈骗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侵犯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的对象是某一特定人或单位的公私财物;而集资诈骗侵犯的对象则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
(3)客观方面不同。诈骗虽是公开进行诈骗活动但行为人一般在较小的范围内对某一特定的人或单位,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进行;而集资诈骗则是采用大张旗鼓、规模较大、公开的方式,有的甚至运用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并以高回报、高利率为诱饵,以便让更多的公众或单位上当受骗。
(4)诈骗数额不同。诈骗的数额一般都比集资诈骗的数额小,从而两罪的起刑点有较大的差异,诈骗的起刑点比集资诈骗的起刑点低。
(5)犯罪主体不同。诈骗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属于单一主体;而集资诈骗的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属于复杂主体。
拓展延伸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特征及法律责任对比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在特征和法律责任方面存在明显差异。非法集资是指以非法手段、欺骗方式或虚构事实等手段,吸收公众资金,承诺高额回报,但实际上无法兑现。集资诈骗则是指以欺骗、虚构或隐瞒事实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在特征方面,非法集资通常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而集资诈骗则更多涉及欺骗行为,如虚构项目、夸大宣传等。在法律责任方面,非法集资的主要违法行为包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吸收资金等,涉及刑事和行政责任;集资诈骗则主要涉及刑事责任,以欺骗罪为主要指控。因此,尽管二者都涉及欺骗行为,但其特征和法律责任存在一定差异。
结语
集资诈骗罪和诈骗罪都是非法手段骗取他人财物的违法行为,但容易混淆。两者有以下不同点:(1)侵犯的客体不同,诈骗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而集资诈骗侵犯的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和公私财物所有权。(2)侵犯的对象不同,诈骗侵犯特定人或单位的财物,而集资诈骗侵犯社会不特定公众或单位的资金。(3)客观方面不同,诈骗一般在较小范围内对特定对象进行欺骗,而集资诈骗采用公开、大规模的方式欺骗更多的人或单位。(4)诈骗数额较小,起刑点低于集资诈骗。(5)犯罪主体不同,诈骗只能是自然人,而集资诈骗可以是自然人或单位。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在特征和法律责任上存在差异,需要分别对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