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阐述了养老保险的缴费对象、标准以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档次和金额。养老保险分为四个档次,分别为最低档、一档、二档、三档,参保人可自由选择。最低档月缴费金额为548.57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为12个档次,缴费标准从每年100元至2000元不等。月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总额除以139得出,基础养老金标准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最低档为100元,最高档为2000元。
法律分析
1.缴费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面向无固定职业人员,每年按照一定金额缴费。
2.缴费标准:城乡居民按照当地规定的标准,进行选档缴费。一般最低档为100元,最高档为2000元。有些地区最低高档可以达到5300元(比如上海),甚至12000元(比如青岛)。
3.基础养老金标准:各省基础养老金标准,略有差异。其中:上海市最高,1200元;北京紧随其后,850元。对于缴纳居民养老保险的职工来说,基础养老金标准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越高。
一、养老保险有几个档次
1、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主要分为四个档次,即最低档、一档、二档、三档。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档次,只要缴费满15年,并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2、社会保险的月缴费标准为最低档(40%)、一档(60%)、二档(80%)、三档(100%)四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缴费金额共548.57元;一档(60%)月缴费金额为692.37元;二档(80%)月缴费金额为835.97元;三档(100%)月缴费金额为979.77元。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档次及领取的金额
1.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为12个档次: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缴费档次(所以各地缴费标准不一样)。2.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总额÷139。基础养老金=标准为55元(今后随国家政策调整)+缴费满15年后每多缴1年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个人账户总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和个人资助+上述金额产生的利息;计算系数=139(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系数相同)。
结语
这段话详细介绍了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标准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档次及领取金额。缴费对象包括城市和农村居民,主要面向无固定职业人员。每年按照一定金额缴费,缴费标准分为最低档、一档、二档、三档,参保人可以自主选择档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分为12个档次,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12个档次。月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总额除以139得出,其中基础养老金标准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第三条社会保险制度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社会保险水平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